作为研究生导师,陈建军时常关注其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举指,通过谈心或具体工作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、研究和生活乃至个人情感方面的问题。他时常带学生们一起打羽毛球、保龄球,在活动的过程中,询问学生在学习、科研中以及家庭生活方面的问题。曾有几名他的硕博连读生在论文开题之后,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进入角色,学生想打退堂鼓或提出更改学位论文研究课题。他则有针对性的反复开展工作,鼓励他们说“做学问就像是爬山,一定会有疲劳极限这一艰难的阶段,但只要咬牙坚持下了就一定会成功。”并一对一的帮助他们克服了为难情绪,最终使这几名博士生都顺利完成了学业。还有许多学生在研究的初始阶段投出的论文反复被拒,他则主动帮助他们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,反复帮助他们修改论文,并鼓励他们静下心来作学问,坚定不移的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。
在生活上,陈建军对学生也关心有加。搬实验室时,已经六十多岁的陈建军坚持要和学生一起搬。怕学生累坏,他还坚持搬更重一些的物品,让学生感动不已;学生的亲人病逝,他给学生送去了慰问金;个别学生本科阶段贷款未还清,家里一时拿出有困难,他就主动先替学生垫上。学生的婚礼他尽可能抽时间去参加,如果自己实在没有时间就让爱人代表自己去。有一次他的两个学生同日举行婚礼,他就和爱人分别各参加一个。
前几年投稿还需要邮寄,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,所有邮寄的花费包括信封、邮寄费,以及随后的审稿费等他都全部承担。他说:“虽然我不能像学生的父母一样事事考虑地周到,但是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,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排除后顾之忧。”
迄今,陈建军所指导的研究生已有100余人获得了硕士学位,37人获得博士学位,其中20余人的硕士学位论文获得校优秀学位论文奖,3人被评为学校研究生学术十佳,2人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学位论文。为此,陈建军曾多次受到学院、研究生院和学校等有关部门的表彰。
耐得住寂寞,持之以恒做科研
陈建军作为学校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之一,除了承担了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,多年来还潜心于科研工作。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省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863、国防预研基金、电子部重点项目和单位合同等项目30余项。在电子学报、机械工程学报、力学学报、宇航学报、振动工程学报、Computers & Structures、IEEE、Structural Engineering & Mechanic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400余篇,其中被SCI、EI和ISTP国际三大检索收录300余篇次。1995年他还被邀请在Gordon & Breach国际科学出版社出版英文版专著《Reliability & Damage Tolerance》1部。
提到多年做科研的经历,陈建军说:“一个研究人员,一定要有一个或两个长期稳定的科研方向,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但是具体的研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,应该瞄准国际前沿,适时更新补充。”
陈建军认为,对从事工科专业的研究工作者来说,好的外语基础能够更方便的阅读国际文献,跟踪国际前沿。除了拥有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之外,数学基础也非常重要,因为很多专业的研究问题最终都将被提炼成数学问题加以解决。在他看来,自己之所以发表在高质量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较多,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自己先后教授了几门工程数学方面的课程。最后,他还特别强调做学问一定要耐得住寂寞,持之以恒。“人勤地不懒,一分耕耘一分收获。”陈建军这样说。
陈建军的博士生王芸芳说:“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,搞科研一定要静下心,慢慢来,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清贫。他身体力行的为我们做着榜样,数十年如一日。悉心解答我们每个学术问题,不厌其烦的指出我们一些屡教不改的错误,认真细致的为我们修改论文,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令我佩服和感动。同时,他自己也从来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,甚至比我们还要虚心求学。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,拓宽知识视野,而且勇于探索创新,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。陈老师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,真的震撼了我们。”
采访中,责任心是陈建军提到最多的词,在他心中,课比天大,教书育人、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本分。踏踏实实教学,认认真真研究,这就是陈建军:以他的责任心为亚博足彩培育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子。陈建军用优秀的师德赢得了每个学生的尊重和信赖,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我们永远值得学习和追求的。
(文/亚博足彩新闻中心·李梦鹤)